地理环境的整体性
图片
(2023年湖南卷)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,夜伏昼出,不冬眠,不囤积食物,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。在非润南部某山地(29°33`S,29°14`E)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,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。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。
图片
10. 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,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,地面觅食时间减少,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( )
①食物储备充足
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
③需要调节体温
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
A. ①② B. ②③
C. ①④ D. ③④
【解析】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,当地气温较会较低,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,则晒太阳时间增多,③符合题意;当地表积雪覆盖时,食物大多在雪下,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,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,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,④符合题意;材料信息表明,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,因此①不符合题意;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,当地气温较会较低,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,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,②不符合题意。综上所述,D符合题意,排除ABC。故选D。
【答案】D
【点睛】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,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,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。
(2023年新课标卷)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(下图),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、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。草毡层的厚度约20~30厘米,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。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(粗碎屑或基岩)的矿物、化学成分显著不同。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.据此完成下面小题。
图片
10. 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( )
A. 气温低
B. 大气含氧量低
C. 蒸发弱
D. 太阳辐射强烈
11.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( )
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
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
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
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
A. ①③ B. ①④
C. ②③ D. ②④
【解析】
10.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,气温低,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,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,A正确;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,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,B错误;蒸发弱、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,CD错误。故答案选A。
11.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,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,缓解下部冻土融化,②正确,①错误;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,增加下渗量,增加地下水补给,③正确,④错误。②③正确,故答案选C。
【答案】10. A 11. C
【点睛】草毡层是联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,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。这一厚度仅约20 cm的土层,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、水分涵养、碳固定、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,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。
(2023年1月浙江卷)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——翅碱蓬。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。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。完成下面小题。
图片
17. 辽河口潮难植被演替总体趋势是( )
A. 翅碱蓬—芦苇—光滩
B. 翅碱蓬—光滩—芦苇
C. 光滩—芦苇—翅碱蓬
D. 光滩—翅碱蓬—芦苇
18. 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,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( )
A. 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
B. 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
C. 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
D. 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
【解析】
17.阅读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,从海洋向陆地,植被的变化为光滩—翅碱蓬—芦苇,随着泥沙淤积,潮滩向外拓展,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与海洋到陆地的变化相同,为光滩—翅碱蓬—芦苇,D正确,ABC错误,故选D。
18.由题干信息可知,翅碱蓬的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,因此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调控潮滩水体盐度,潮滩地区的盐度与河流径流量汇入有关,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是可行的,C正确;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、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都不能很好的调控潮滩湿地水体盐度,AB错误;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需要耗费人力财力,且未从根本上进行修复,D错误。故选C。
【答案】17. D 18. C
【点睛】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,受到物理、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互的强烈影响,是一个生态多样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。我国海岸湿地划分为7种类型,即淤泥海岸湿地,帮砾乐海岸湿地、基岩海岸湿地,水下岩坡湿地,泻湖湿地,红树林湿地和珊瑚礁湿地。
(据高三复习资料整合侵删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